> 文章列表 > 社保科目如何设置

社保科目如何设置

社保科目如何设置

社保科目的设置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:

1. 明确社保科目分类 :

包括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等。

2. 设立具体科目 :

如养老保险个人缴费、医疗保险个人缴费等。

3. 根据企业性质和员工类型设置科目 :

职工养老保险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。

4. 规定缴费基数、比例和期限 。

5. 建立科目核算体系 :

确保社保费用准确计算和分配。

6. 账务处理 :

缴纳社保时,借方科目为“应付职工薪酬-社会保险费(单位部分)”,贷方科目为“银行存款”。

计提社保费用时,借方科目为“管理费用-社会保险费(单位部分)”,贷方科目为“应付职工薪酬-社会保险费(单位部分)”。

发放工资时,借方科目为“应付职工薪酬-工资(应发数)”,贷方科目为“其他应收款-社会保险费(个人部分)”。

结转单位部分社保费时,借方科目为“管理费用-社会保险费(根据费用所属部门计入相关科目)”,贷方科目为“应付职工薪酬-社会保险费(单位部分)”。

7. 个人社保缴纳会计科目 :

社会保险费——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、生育保险。

8. 纳税申报时考虑税收减免 :

减少纳税义务。

9.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科目 :

包括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、结算科目及发放的补助资金等。

10. 三级明细科目设置 :

根据需要设置,以便于管理和核算。

请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会计制度,参考以上步骤和原则进行社保科目的设置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社保科目设置中养老保险如何细分?

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如何会计处理?

失业保险缴纳比例是多少?